序言
前几天,开始熟悉工作,在江南人家社区遇到一件事。 这事讲来虽然没有什么起承转合,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,但给我感触倒是挺大。 今天总算得空,就把这份感悟记录下来。也当做工作之余,对长者态度的自省吧。 01 下午,肖经理带我前往美瑞嘉年·江南人家分院熟悉环境。 正和肖经理聊得酣畅淋漓的时候,前方有一位90多岁的老爷爷左手拿着手机,右手扶着栏杆慢腾腾的走过来。 肖经理注意到我的目光,也侧身看去,随即笑着大声的和这位老爷爷打着招呼。 “李爷爷,今天又下来晒太阳吗?” “国外养老院老人没人管了,没人管了……” 李爷爷没有回应肖经理的招呼,嘟囔着说出了这句话。 这段时间,国外疫情失控,很多国家放弃了对老人的救治,医疗资源向更年轻的人倾斜。 李爷爷说的正是这群老人无奈之下的悲剧。
听到这话,肖经理拉过斜对面的椅子招呼李爷爷坐过来,然后说:“没得事,李爷爷。我们这点不得。”李爷爷扶着椅子的把手,挪腾了两步:“我知道这里不得,就是这些人啊……哎”。 我刚准备扶着李爷爷坐下,肖经理招呼我坐过去继续谈。 我望望李爷爷再看看肖经理,肖经理拉着我小声说: “不用太担心,李爷爷在这里好几年了,身体很好的。而且他不喜欢别人太过热情的帮助,其实院里很多长者都不希望护理员们把他们当成小孩。 美瑞嘉年一直以来的照护理念是‘除了身体的照顾,长者的精神需求更为重要’”。 看着慢慢坐下,将智能手机解锁,听起了新闻音频的李爷爷,突然有种错乱感。 这种感觉太过于复杂。 一边是肖经理说的话与我原本认知的冲击; 一边是看到李爷爷9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操作智能手机的震惊。 或许,我曾一度认为“长者需要无微不至照顾”的概念是错误的。 03 回家后,我一直在思考着:要不要把老人当小孩子一样看待。 翻阅很多案例及心理分析后,我坚定得出:不要。 “不把老人当小孩”有个专业名词——自立支援。 自立支援这个概念最早由日本的竹内孝仁教授提出,近几年开始引入中国老年护理业。 简单说,就是是在常规的基础护理中,找到长者们【喜欢什么】与【想要什么】。 然后让长者能够建立与社会的连接,找回生活感,自我价值得到实现。 自立支援的护理指标,是长者笑容增加多少,而不是能力提高了多少。 更重要的是,即便未来长者身体状况下滑,依旧能够在生活中找到乐趣与支撑,也就是说老人们的精神需求被放大。 这种方式向传统护理发起了挑战。 就传统的护理而言,关注重点是长者的身体状况,对长者的精神需求关注很少甚至没有。 肖经理后来说了一句话: 对于很多护理员来说,让长者自己做事可能需要5分钟,而他们自己上手或许1分钟就完成了。 因此他们并不愿意多花更多的时间让长者自己动手。 这不仅是大多养老院的现状,更是家庭对待长者的常态。 在家中,对待长者往往是大包大揽的态度,比如我母亲。 我奶奶今年87岁,患有高血压,身体还算健朗,甚至还吃得动坚果类零食。 我母亲担心奶奶的身体,从来不会让她做任何家务事,做饭也常以老年人的标准来烹饪。按常理说,这样一位长者应该生活得很潇洒,然而我已经很久没见她笑过。 我曾经无法理解为什么奶奶什么事都没做仍然不开心,现在我或许明白了。 她更渴望的是别人的肯定,对她存在的肯定。 子游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,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”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 《论语》这则故事大体是说:子游去问孔子什么是孝道。孔子回答说现在的狗和马都需要饲养,如果不尊敬父母的话,两者有什么区别呢? 孔子这里的尊敬实质上是指的尊重长者的精神需求。 这段时间,我问了很多朋友——老人需求什么。 总结得出:老人真正需要的其实是“被需要”。简单来说,就是期待她自身对别人而言有价值。 大包大揽的行为看上去虽然是为长者好,但长此以往将会导致长者自尊心受挫,变成习得性无助。 简单解释习得性无助。 子女认为老人没能力做事→于是不让老人做事→老人接受子女安排→子女更觉得老人没什么能力做事 这个无止境的恶性循环逐步弱化老人的价值,让老人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微不足道人。 他们渐渐不再思考,对生活的积极性和探索欲随之下降。 04
对我而言,生活的乐趣在于思考,在于选择,在于自身价值得到肯定。 在生命的尾声,再小的愿望都应该被无限放大。 我向美瑞嘉年的护理一线的工作人员们征集了“如何让长者获得精神满足”。 她们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。如下: 1. 适当让长者处理自身相关的事 2. 为长者安排一件长期坚持的小事 3. 在做家庭决策的时候询问长者的意见 4. 涉及赡养问题多征集长者的看法 5. 不以“工作忙”为借口,多和老人沟通 建议简单,坚持很难。 希望长者们都能够以自己喜欢的姿态笑对每天 美瑞嘉年,尊重每一位长者的需求。
|
|